1. 雾霭 纠正 缄默 迁徙; 2. (1)窈窕淑女 (2)蒹葭萋萋 在水之湄 (3)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(4)气蒸云梦泽 (5)其翼若垂天之云 (6)安得广厦千万间 3. ①删去“的过程”。 ②在“养成”前加“能否”。 ③将“从小”调到“培养”前。 4. (1)学问第一,艺术第一,真理第一。 (2) D 5. 例:千年贯古今,拟红牙调味,绿绮弹诗。(言之有理,对仗工整即可) 6. 李白的诗:青翠的山峦横直在外城的北面,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,描绘了一-幅寥廓秀丽的图景。 薛涛的诗:前两句写送别地点的秋景,渲染了凄清的氛围,烘托了送别时悲凉的心境。 共同作用:点出送别地点,烘托了作者的送别之情。 7.李白:“孤蓬”比喻远行的友人,形象地写出了此地一别后友人就要像蓬草那样万里漂泊的命运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。巧妙地用“浮云”“落日”作比,“浮云”比友人的行踪不定,任意东西;“落日”比自己像落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。 薛涛:比喻离愁别绪有如千里关塞一样绵长,生动地表现了离别苦痛的深沉和对友人别后的思念之情。 8. (1)固然 (2) 追溯 (3) 作(梁国的)相 (4)停留 9. D 10.(1)你不是我,你怎么会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? (2)如今你想用你的梁国来吓唬我吗? 11. 寓言。不要醉心于功名利禄,应保持清高的品格,开阔的胸襟。 12. 薄荷的姿态;薄荷浴能够除痱驱痒;薄荷泡茶喝得过瘾;有关薄荷的神话;薄荷做成的糖果和食品价廉物美。(任意三点即可) 13. ( 1)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,把薄荷人格化,把凤仙花比作孩子,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薄荷的优雅和凤仙花的活泼,表达了作者对薄荷和凤仙花的喜爱之情。 (2)动作描写,“飞奔”和“掐”这两个动词,生动地写出了孩子们去指薄荷时的积极和欣喜,表达了作者对薄荷的喜爱之情。 14. 插人这段神话,引出“薄荷”的花语——“有德之人”,从而引出下文的薄荷的茎、叶、花“无一处不是清香与清凉的”;人们亲切地唤她“薄荷,薄荷”,点题:丰富了文章的内容,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。 15. 直接点明了文章的描写对象;“薄荷,薄荷”是神话中人们对薄荷亲切的称呼,表现了个人们对薄荷的喜爱之情;故乡的薄荷承载着作者美好的童年,亲切的呼唤中也蕴含着一份淡淡的乡愁,让人回味。 16.略。 |